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The Inner Level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3

    精华

    积分
    9345
    发表于 2020-4-15 03: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搜更多课程: 搜狗 百度 必应
    【资料名称】: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资料描述】:

    041500384279.jpg

    041500384279.jpg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The Inner Level: How More Equal Societies Reduce Stress, Restore Sanity and Improve Everyone’s Well-being作者: 理查.威金森, 凱特.皮凱特
      原文作者: Richard Wilkinson, Kate Pickett譯者: 溫澤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7/2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收入不平等跟我們有何切身關聯?
      為什麼高層薪水越領越高、基層薪水萬年不漲,應該被打破?
      其實我們的心理問題、高壓的人際關係、低落的自信以及被扭曲的天性,統統都跟收入不均、競爭以及不平等的社會有關。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人比較放鬆、人際關係不那麼緊張?為何我們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常常覺得參加社交生活就像一場充滿壓力的表演?為什麼美國人得到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北歐的三倍?為何美國夢是在丹麥實現而不是美國本土?為何有些國家的兒童福利就是糟到不行?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不平等」。
      在上一本著作《社會不平等》當中,知名公衛學者理查.威金森與凱特.皮凱特將不平等放在公共議題的中心,明確地指出較不平等的社會各方面都慘,從教育到平均壽命都遠落後於較平等的社會。他們在本著作中進一步解釋,不平等是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包括個人思考、感覺和行為舉止。一開始我們會先到看無可否認的證據,說明物質上的不平等有多麼強大的心理效應: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們就越容易以高低階級來評價自己與他人,因為擔憂自己落於人後,自信破滅>,自卑感、防禦性自戀、瘋狂購物等現象也隨之衍生。不僅如此,對於社會地位的焦慮更導致壓力賀爾蒙升高,不但學習或工作表現受到影響,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的頻率也隨之增加。
      兩位作者描述了這些心理反應如何隨著階級社會展開,解釋為何貧富差距對我們的衝擊如此殘酷。他們也從演化與表觀遺傳學的觀點提出,人類社會並非永遠都是自利且彼此競爭。此外,對於社會上普遍認為菁英較有能力、應領高薪;地位低的基層天生能力較差,因此無法爬出底層這樣的「自然結果」,他們也提出根本的反對理由。
      本書的前作《社會不平等》在二○○九年推出後獲得巨大的成功,並入選歐洲最高榮譽歐威爾獎;時隔十年,社會心理問題越發嚴重,七成人口患有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民粹崛起、社會分化越演越烈,《收入不平等》即在此基礎下誕生。延續前作對貧富不均的影響,本書尤其著重心理層面,為當代每個人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找到了合理的解答。
      名人推薦
      王維邦│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曾凡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鄭雅文│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盧郁佳│作家
      蘇國賢│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一致好評(以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多年來,理查.威金森和凱特.皮凱特努力在貧富差距這個議題上耕耘,也提出許多驚人的研究發現。在《收入不平等》中,他們以清晰、極具說服力的方式,分析、解釋許多迫切的社會問題,也揭露各種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讓讀者更了解貧富差距帶來的傷害。」——羅伯.薩普羅斯基(Robert Sapolsky),著有《行為》(Behave)「人類天生偏好以平等方式來分配財富資源,但在現行經濟環境中,貧富差距卻相當懸殊。威金森與皮凱特提出大量研究證據,證明這種趨勢對健康狀況有害,因為貧富差距會製造壓力,破壞民眾對彼此的信任。這種現象不分種族、不分國籍,更存在於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中。那些信奉『強者法則』的人,根本就誤解人類生物學了。」——弗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著有《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對比於前幾世代,貧富差距在接下來的選舉中,或許會成為更重要的核心議題。與其用嫉妒政治這種情緒化的方式來面對貧富差距,倒不如以可靠的數據分析來進行思辨。政治人物若想透過理性、具有科學根據的方式,來理解貧富差距,就得一讀威金森與皮凱特的著作。」——安德魯.安東尼(Andrew Anthony)「《收入不平等》近一步闡述許多人已經注意到的社會現象,並提出社會機制逐漸失衡的原因,例如為何政治領導人與企業主會厚臉皮地罔顧法規,以及為何藥物成癮者或校園槍擊案兇手,會將虛無主義奉為圭臬。」——《經濟學人》(Economist)「在《收入不平等》這本二〇〇九年出版的重量級鉅著中,流行病學家理查.威金森和凱特.皮凱特,清楚勾勒出貧富差距的破壞力。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幾乎所有民眾的健康狀況都比較差、教育程度較低、肥胖問題較嚴重,社會流動也較為停滯。他們推出新作,將焦點擺在貧富差距對個體造成的沉痛心理影響上,讀起來不像續集,反而像是針對前作的內容擴充。
      根據書中結論,我們可以發現相較於較平等的國家(挪威、芬蘭與日本),在貧富差距大的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幾乎所有社會問題都比較嚴重。民眾長期與壓力、焦慮、憂鬱、成癮現象為伍,更出現非必要消費行為,也沉迷於惡性賭博之中」──史蒂文.波爾(Steven Poole),《衛報》(The Guardian)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理查.威金森Richard Wilkinson
      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流行病學榮譽退休教授、倫敦大學學院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榮譽教授、紐約大學客座教授,二○○九年創立平等信託基金會(The Equality Trust)。
      凱特.皮凱特Kate Pickett
      英國約克大學健康科學系流行病學教授、平等信託基金會聯合創辦人。曾在劍橋大學學習體質人類學、在康乃爾大學攻讀營養科學、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習流行病學,並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兩人合著的《社會不平等》入圍二○○九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年度研究計畫,並入選《新政治家》近十年十大好書之一。
      譯者簡介
      溫澤元
      台南人,畢業於師大翻譯研究所。熱愛電影與翻譯,喜歡躺在沙發上看書。譯有《砲彈下的渴望》、《倒帶人生》、《那天清晨他們來敲門》、《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合譯有《我在紐約當農夫》、《遠離塵囂》、《機艙機密》等。
      目錄
      圖表目錄
      關於數據和圖表
      序 史上最遠處的探險
      第一章 為何社會讓我們如此焦慮
      第一部 不平等的影響
      第二章 貧富差距、他人評價的焦慮與精神疾病第三章 自戀、自我膨脹與地位顯赫的幻覺
      第四章 成癮社會:對酒精、甜食、電玩電視與購物的依賴第二部 為何身分地位如此重要?菁英主義與階級迷思第五章 利己與利社會的兩種演化
      第六章 菁英領導制度的迷思
      第七章 財富與階級的影響力
      第三部 未來的展望
      第八章 平等主義與永續未來並不相悖
      第九章 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致謝
      附錄
      可參考資源
      受貧富差距影響之健康與社會結果清單
      參考書目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梁冬说庄子系列(套装共六册) Kindle电子书
    下一篇: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The Spirit Level
    回复

    举报

    0

    主题

    2857

    帖子

    0

    精华

    积分
    1557
    发表于 2022-3-8 17: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票手续费,股票印花税,买股票,股票交易,股票开市时间,股票市场!

    回复

    举报

    QQ|股资源,股票学习站

    GMT+8, 2023-3-24 11: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