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不单靠面包活着 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0891
楼主
2021-1-20 16:07:04
【资料名称】:人不单靠面包活着 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卷轶浩繁、具有世界影响的长篇小说、政论和文学评论以外,还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信。这些书信提供了作家在各个时期的创作、思想、社会活动,甚至作家个性的宝贵材料,无疑是他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选译了他的二百多封书信,内容主要涉及作家的创作、文艺观、政治思想和个人经历中的重大事件。


作者简介
作者:(俄国)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冯增义 徐振亚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处女作《穷人》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小说,作品《地下室手记》被称为存在主义的完美序曲。他的文学风格对世界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目录
一八三七年
给米·安·陀思妥耶夫斯基(九月二十七日)
一八三八年
给米·安·陀思妥耶夫斯基(二月四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八月九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月三十一日)
一八三九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八月十六日)
一八四〇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月一日)
一八四四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月下半月)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九月三十日)
一八四五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三月二十四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五月四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八月底九月初)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月八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一月十六日)
一八四六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二月一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一日)
给米·米·陀恩妥耶夫斯基(九月五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九月十七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月底)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一月二十六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二月十七日)
一八四七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月至二月)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
一八四九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七月十八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八月二十七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九月十四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二月二十二日)
一八五四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二月二十二日)
给娜·德·冯维辛娜(二月下旬)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七月三十日)
给安·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一月六日)
一八五五年
给玛·德·伊萨耶娃(六月四日)
一八五六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月十三日)
给阿·尼—迈科夫(一月十八日)
给埃·伊·托特列边(三月二十四日)
给亚·叶·弗兰格尔(七月十四日)
一八五七年
给伊·维·日丹~普希金(七月二十九日)
一八五八年
给米·尼·卡特科夫(一月十一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五月三十一日)
一八五九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五月九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八月二十五日)
给埃·伊·托特列边(十月四日)
一八六一年
给雅·彼·波隆斯基(七月三十一日)
给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八月二十四日)
一八六二年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七月八日)
给尼·阿·涅克拉索夫(十一月三日)
一八六三年
给玛·华·别林斯卡娅(一月五日)
给伊·谢·屠格涅夫(六月十七日)
给瓦·德·康斯坦特(九月一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九月二十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九月三十日)
给帕·亚·伊萨耶夫(九月三十日)
给伊·谢·屠格涅夫(十月十八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一月十九日)
给伊·谢·屠格涅夫(十二月二十三日)
一八六四年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三月二十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三月二十六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二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五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九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十三日)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四月十五日)
给安·瓦·科尔温一克鲁科夫斯卡娅(十二月十四日)
一八六五年
给伊·谢·屠格涅夫(二月十三日)
给亚·叶·弗兰格尔(三月三十一日)
给娜·普·苏斯洛娃(四月十九日)
给安·亚·克拉耶夫斯基(六月八日)
给伊·谢·屠格涅夫(八月十五日)
给阿·普·苏斯洛娃(八月二十二日)
给米·尼·卡特科夫(九月上半月)
给米·尼·卡特科夫(十二月)
一八六六年
给亚·叶·弗兰格尔(二月十八日)
给米·尼·卡特科夫(四月二十五日)
给约·列·亚内舍夫(四月二十九日)
给安·瓦·科尔温一克鲁科夫斯卡娅(六月十七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七月八日)
给亚·彼·米柳科夫(七月中旬)
给尼·阿·柳比莫夫(十一月二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十一月八日)
一八六七年
给安·格·斯尼特金娜(一月二日)
给亚·彼·米柳科夫(二月十三日)
给阿·普·苏斯洛娃(五月五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五月十八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五月二十一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五月二十二日)
给阿·尼·迈科夫(八月二十八日)
给阿·尼·迈科夫(九月十五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十月十一日)
给阿·尼·迈科夫(十月二十一日)
一八六八年
给阿·尼·迈科夫(一月十二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一月十三日)
给阿·尼·迈科夫(三月一日)
给帕·亚·伊萨耶夫(三月三日)
给阿·尼·迈科夫(四月二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四月十日)
给阿·尼·迈科夫(五月三十日)
给阿·尼·迈科夫(八月二日)
给阿·尼·迈科夫(十一月七日)
给阿·尼·迈科夫(十二月二十三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十二月二十四日)
一八六九年
给索·亚·伊万诺娃(二月六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三月十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三月二十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三月三十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四月十八日)
给阿·尼·迈科夫(五月二十七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十二月二十六日)
一八七〇年
给阿·尼·迈科夫(二月二十四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三月十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四月五日)
给阿·尼·迈科夫(四月六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五月十九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六月九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六月二十三日)
给瓦·弗·卡什皮列夫(八月上半月)
给索·亚·伊万诺娃(八月二十九日)
给米·尼·卡特科夫(十月二十日)
给阿·尼·迈科夫(十月二十一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十月二十一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十二月十四日)
给阿·尼·迈科夫(十二月三十日)
一八七一年
给阿·尼·迈科夫(一月三十日)
给阿·尼·迈科夫(二月五日)
给阿·尼·迈科夫(三月十四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四月二十八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一八七一年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五月五日)
给尼·尼·斯特拉霍夫(五月三十日)
一八七二年
给瓦·德·奥博连斯卡娅(一月二十日)
给索·亚·伊万诺娃(二月四日)
给斯·德·亚诺夫斯基(二月四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三月十八日)
一八七三年
给亚·亚·罗曼诺夫(二月)
给米·彼·波戈金(二月二十六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六月二十六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十二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二十三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二十六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二十九日)
给特·特·基申斯基(九月五日)
给米·巴·费奥多罗夫(九月十四日)
给弗·彼·梅谢尔斯基(十一月初)
一八七四年
给奥·费·米勒(一月四日)
给弗·彼·梅谢尔斯基(三月四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二十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二十六日)
给尼·阿·涅克拉索夫(十月二十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十二月二十日)
一八七五年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二月六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二月七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二月九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二月十一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二月十二日)
给尼·阿·涅克拉索夫(三月二十六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六月二十二日)
一八七六年
给弗·谢·索洛维约夫(一月十一日)
给雅·彼·波隆斯基(二月四日)
给安·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三月十日)
给赫·达·阿尔切夫斯卡娅(四月九日)
给符·阿·阿列克谢耶夫(六月七日)
给巴·普·波托茨基(六月十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二十七日)
给弗·谢·索洛维约夫(七月二十八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七月三十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八月二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八月五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八月十一日)
给康·伊·马斯列尼科夫(十一月五日)
给亚·亚·罗曼诺夫(十一月十五至十六日)
一八七七年
给阿·格·科夫纳(二月十四日)
给索·叶·卢里耶(四月十七日)
给柳·亚·奥日金娜(十二月十七日)
给斯·特·亚诺夫斯基(十二月十七日)
一八七八年
给尼·卢·奥兹米多夫(二月)
给康·斯·韦谢洛夫斯基(二月八日)
给柳·亚·奥日金娜(二月二十八日)
给符·瓦·米哈伊洛夫(三月十六日)
给尼·巴·彼得森(三月二十四日)
给亚·彼·乌马涅茨(三月二十四日)
给一位不知姓名的母亲(三月二十七日)
给列·瓦·格里戈里耶夫(三月二十七日)
给几名大学生(四月十八日)
给列·瓦·格里戈里耶夫(七月二十一日)
给维·费—普齐科维奇(八月二十九日)
一八七九年
给尼·阿·柳比莫夫(一月三十日)
给维·费·普齐科维奇(五月三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五月十日)
给世界文学家大会主席(五月下半月)
给康·彼·波别多诺斯采夫(五月十九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六月十一日)
给维·费·普齐科维奇(六月十一日)
给叶·安·施塔肯施奈德(六月十五日)
给尼·阿·柳比奠夫(七月八日)
给安·巴·费洛索福娃(七月十一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八月三日)
给维·费·普齐科维奇(七月二十八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八月十九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八月十九日)
给康·彼·波别多诺斯采夫(八月二十一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八月二十五日)
给康·彼·渡别多诺斯采夫(九月十三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九月八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九月十六日)
给叶·尼·列别杰娃(十一月八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十一月十六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十二月八日)
一八八O年
给尼·阿·柳比莫夫(一月八日)
给妇女高级训练班的一位学员(一月十五)
给维·费·普齐科维奇(一月二十一日)
给谢·安·尤里耶夫(四月九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四月九日)
给叶·费·云格(四月十一日)
给康·彼·波别多诺斯采夫(五月十九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五月二十八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五月二十九日)
给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六月八日)
给索·安·托尔斯泰娅(六月十三日)
给尤·费·阿巴扎(六月十五日)
给叶·安·施塔肯施奈德(七月十七日)
给尼·阿·柳比莫夫(八月十日)
给玛·亚·波利瓦诺娃(八月十六日)
给尼·卢·奥兹米多夫(八月十八日)
给伊·谢·阿克萨科夫(八月二十八日)
给彼·叶·古谢娃(十月十五日)
给伊·谢·阿克萨科夫(十一月四日)
给安·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一月十八日)
给伊·谢·阿克萨科夫(十二月三日)
给阿·费·布拉贡拉沃夫(十二月十九日)
给尼·亚(十二月十九日)
一八八一年
给尼·阿·柳比莫夫(一月二十六日)
译后记


后记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卷帙浩繁、具有世界影响的长篇小说、政论和文学评论之外,还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书信。陀氏的书信是他毫无修饰的心迹袒露,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展示了他内心从十九世纪三十到七十年代的感受和变化,无疑是他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他的书信也和他的经历一样,历尽坎坷,有的被涂改,有的已经散佚,并未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一八八三年斯特拉霍夫编的第一本作家的传记材料《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书信、笔记》中,仅收入书信一百五十七封,其中有些还是经过删改了的。苏联在二十年代对陀氏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出版了陀氏的作品集和书信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专家A·道里宁主编的陀氏书信集共四卷,第一卷出版于一九二八年。最后一卷问世时,已经是一九五九年了。这部书信集共收有书信九百三十五封,在新版的三十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一九七二一一九八四)出齐之前,可说是收录陀氏书信最完全的一个本子。我们这本《书信选》就是从上述本子中选译了二百多封书信辑录而成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称“无产者作家”,对他来说,写作不仅是文学家的神圣职责,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因此,他除了在狱中的几年之外,从未间断过写作。他通信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谈他的作品。例如:一八六五年九月他给卡特科夫的信详细描述了《罪与罚》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一八六八年初他给迈科夫和伊万诺娃的信指出《白痴》的主要思想是“描绘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在《白痴》完成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向迈科夫、斯特拉霍夫等人透露《无神论》、《大罪人传》等“规模宏伟的长篇小说”的构思,虽然这些构思并未实现,但却和《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创作有着密切联系。在《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发表过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常常通过书信向编辑说明小说中的人物或某些章节。另外,有一些书信虽未直接谈到具体作品,但信里的基本内容却写入了某一部作品,如一八五四年二月二十二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向他哥哥详细描述他四年的狱中生活和难友情况的信,便成为《死屋手记》的部分内容;一八七六年六月七日作家给阿列克谢耶夫回信中对《圣经》故事(魔鬼在旷野中为了诱惑耶稣而提出的三个问题)的解释的基本思想,便体现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凡杜撰的《宗教大法官》中了。总之,这类信件反映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某些环节,是研究作家创作过程的极为有价值的材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思想在他的书信中也有所反映。他充分肯定了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要求作家确切地了解所描绘的现实和它的细节;同时他又提出关于现实主义的独特见解,认为“荒诞的和特殊的事物”有时构成了“现实的本质”,作家不应对此采取回避态度,声称“我的理想主义比他们的现实主义更为现实”。他指出存在着某种艺术奥秘,因此叙事的形式从来也不能在戏剧中找到相应的形式,“艺术中的虚构是有限度的,也是有规则的,虚构应尽可能接近现实,以期达到使我们几乎要信以为真的程度”,这些对内容与形式、现实与幻想的界限的观点都是颇有见地的。至于谈到俄国文学,他把普希金奉为“偶像”,他也十分推崇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的才华,但又指出:“所有这些都是地主阶级的文学。它已说出了它能说的一切……”对于像列舍特尼科夫那样的平民知识分子作家,他虽然并不赞赏,但还是承认他们“毕竟表达了艺术作品中需要某种新的、并非是地主阶级的东西这一思想”。他在信中也谈到了对西欧作家如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的高度评价,从中可以看出西欧文学给予他创作的巨大影响。涉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他认为“一个作家的最大技巧便是善于删改”,对作品要成年累月地进行加工。这些材料也可以廓清那种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创作草率从事的说法,其实他的创作态度还是严谨的,像《罪与罚》、《白痴》、《群魔》等都是数易其稿,当然,他迫于经济条件,不可能像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那样精雕细刻,因而他在信中不时流露出对他们的一股妒意。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有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他的书信是研究他的思想的重要材料。一般地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四五十年代的通信较少涉及自己的政治思想。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他在迷恋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约一八四七年春至一八四九年春)的信件没有保留下来,很可能这些信件在他与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主要成员一起被捕之后被收信人销毁了。一八五四年出狱以后在西伯利亚期间,他在一些信中曾谈到对信仰、对基督和真理的看法,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否定,对俄国人民的态度以及俄国的使命的理解等等,这些信件在说明作家这一时期的思想方面无疑是重要的,但数量甚少,对有些问题的阐述也不明确。到了六十年代,特别是一八六七年出国侨居西欧期间一八七一年回国以后,他在信中比较直率地表述了他对当时俄国和西欧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见解。他写于不同时期的书信之间的差异,反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确实有一个变化过程,同时也说明,经过苦役和流放,经过农奴制改革前后激烈的政治斗争的风浪,以及对西欧社会生活和矛盾的观察和思索之后,他认为可以立场鲜明地、全面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研究俄国现实问题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价别林斯基,他把剐林斯基和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虽然j\六三年他还向别林斯基的遗孀表示他“热爱和尊敬”她的“永志不忘的丈夫”,但是在六十年代下半期他便把别林斯基列入“祖国自觉的敌人”、“反动分子”之列,称之为“俄国生活中最可恶、最愚蠢和最可耻的现象”。他对别林斯基进行如此攻击的根本原因,是把他看成四十年代革命思想的代表,六七十年代“虚无主义”盛行的根源。他毫无根据地指责别林斯基等人脱离俄国人民,否定俄国的独特性,拜倒在西欧脚下。他竭力指责社会主义者,批评他们轻率地否定人类“永恒的理想”——基督,把社会主义说成是一种建设美好社会的“空想”,似乎巴黎公社的失败证明了这种“空想”的破产。他强调俄国发展的独特道路,声称“我们的宪法体现了君主对人民、人民对君主的互相的爱”,“我们国家的本质不是征服,而是爱”,俄国的使命是“显示全世界从未见过的俄罗斯基督”,他甚至公开承认“我在国外成了俄国的彻头彻尾的君主主义者了”。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侨居国外时的通信比较明确地反映了他的政治观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背叛了自己原来的信念、爱戴皇上的人”却仍然受到沙皇政府的怀疑,难怪他在信里要大骂“混蛋,简直是混蛋”了。
一八七一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国以后,开始与俄国政界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交往,同时也广泛接触了俄国现实生活。七十年代中期,他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虽不如前期那样激烈,但基本立场并无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俄国社会矛盾加剧、革命形势开始高涨的情况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处于“虚无主义”影响下的青年的抨击有所缓和。他肯定俄国青年“真诚、心地纯洁、渴望真理,为了真理而不惜牺牲一切,包括生命”。他深切感到俄国社会的“腐朽”,充满“痛苦”,“到处都是谎言”,认为“大家在渴望一种新的公正的生活”。他一再强调要寄希望于人民,“要接近人民,扎根于人民”,“我们能否得救全在于人民”。这种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变革的渴望,对青年一代的追求的某种同情虽然没有改变他的根本立场,但毕竟反映出他思想矛盾的某些方面。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于六十年代的书信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政治观点,并不能勾画出他思想的全貌和全部复杂性,他所特有的“赞成与反对”,因此,在考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时,除了他的书信以外,参考他的其他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坎坷。他在青年时代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活动而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经受了假死刑的折磨,在西伯利亚度过了四年监狱和四年兵营生活;回到圣彼得堡以后,和他哥哥一起先后出版《时报》和《时代》杂志,最后因难以支撑而停办;他哥哥去世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承担了他的大量债务,经常受到债权人的催逼,因而不得不避居国外。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不幸和痛苦;父母早亡,本人患有癫痫症;他的第一个妻子伊萨耶娃和他对苏斯洛娃的爱情没有给他带来欢乐,只是与斯尼特金娜结婚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有幸福的家庭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信提供了有关这些方面的生动材料。此外,这本《书信选》还收入了一些反映作家对轮盘赌的迷恋,对预感(梦)的迷信的信件,因为它们不仅反映出作家个性的某些方面,而且与他的创作,与他在刻画人物心理时流露出来的神秘主义也不无关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应资深编辑、著名翻译家蒋路先生之约,编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于一九八六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该社编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共九种)之一出版。当时,这本《书信选》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我国唯一一本非文艺作品的集子。我们编译《书信选》的初衷是为读者理解、研究这位俄国作家提供一些第一手的资料。施蛰存先生读完《书信选》后,曾在一篇杂文中表示:“书信是最坦率、最真实的自传资料。这本《书信选》当然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参考书。不过对于一个专研陀氏著作的学者来说,选集还是不够的,非看他的全部书信不可。对于我这个文艺书的泛览者,这本《书信选》已给我不少有关陀氏的有趣味的知识。”
俄文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集》第一、二、三卷,由于初版年月久远,在苏联也早已成为珍贵图书。承蒙戈宝权同志提供了珍藏多年的图书,大力支持了译者的工作,在此谨向戈老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本书所收的书信,其发信的时间和地点,有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信中标明的,也有的是俄文本的编者确定的,俄文本编者还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加了些符号以资区别。考虑到这些符号对于我国读者来说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一概予以略去。此外,一部分俄文书信的发信时间同时用俄历和公历标出,译稿只取公历,舍去了俄历。凡是原文未注明发信日期是公历还是俄历者,我们均加了*号。
如今,《书信选》改名《人不单靠面包活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付梓前,我们重读了原稿,修改了个别译文,增添了几封书信,力求使本书更为完善。
《书信选》的选材难免有编选者的主观因素,可能挂一漏万。《书信选》的选材、译文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专家指正。
冯增义徐振亚
一九四八年三月
二○一二年四月修订


文摘:


给米·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圣彼得堡一八三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讨厌的考试!它耽误了我给你写信……我没有升级!啊,可怕!再读一年,浪费整整一年!如果我不知道卑鄙行为,仅仅是卑鄙行为剥夺了我的权利,我也不会火冒三丈了;如果不是可怜的父亲的眼泪使我心里难受,我也不会感到惋惜。在这之前,我不了解受伤害的自尊心为何物。要是我被这种感情所控制,我将会脸红。可是你现在知道吗?真想一下子把整个世界碾成齑粉!我在考试前花了这么多的时间,生过病,减轻了体重,在完完全全和不折不扣的意义上出色地通过了考试,结果还是留级。这是几何教员的意见,因为这一年内我冒犯了他,他现在便卑鄙地提醒我这一点,并说明我留级的原因。满分是十分,我得了九点五平均分,可是还要留级……不过让这一切统统见鬼去吧。要忍耐就忍耐吧……
我的朋友,你像诗人一样在抽象议论。正像心灵不能均衡地承受灵感的强度一样,你的议论既不均衡,也不正确。为了多一点认识,便要少一点感受,反过来也一样,这条规律是轻率的,是心的呓语。你想用认识这个词说明什么?认识自然、灵魂、上帝、爱——这只能通过心灵,而不是依靠智慧。如果我们是神灵,我们将生活并翱翔在思想的氛围之中,可是我们的心灵却在思想的上空盘桓,企图识透它。我们是凡夫俗子,应该去猜测,但不可能一下子把握住思想的全部内容。思想透过脆弱的外壳成为灵魂的组成部分的导体是智慧。智慧是物质的才能……灵魂或神灵的生存条件是思想,是由心灵暗示给灵魂的。思想产生于灵魂。智慧是由心灵之火推动的工具、机器。同时(第二点)人的智慧在沉溺于知识领域时,是离开感情,即离开心灵而独立行动的。如果认识的目标是爱和自然,那么心灵便有广阔的活动范围……我不和你争论,但我要说明我不同意关于诗和哲学的意见。不要以为哲学是简单的数学题目,它的未知数便是自然!请注意,诗人在灵感的突发中能猜透上帝的意志,也就是完成哲学的使命,因而诗的激情也是哲学的激情,因而诗也是哲学,只是它的最高级!奇怪,你根据当代哲学的精神在思考。在聪明而又狂热的头脑中产生了多少愚蠢的哲学体系,为了要从这种杂拌中得出正确的结果,需要把它纳入数学公式,这就是当代哲学的规则……不过我和你在胡思乱想……我虽然不同意你那毫无生气的哲学,但我允许毫无生气的表述,不过我不想以此来折磨你……
哥哥,活着而没有希望是悲哀的。向前看,未来使我感到可怕。我似乎在没有一丝阳光的寒冷极地的氛围中奔跑……我好久没有感到灵感的喷涌了,却常常有这样的情绪,就好像在狱中死去了兄弟的“锡雍的囚徒”一般。诗的神鸟不会向我飞来,不会温暖我冰凉的心灵。你说我内向,可是现在原来的理想抛弃了我,我曾写作过的文集也失去了光彩,以自己的光明点燃了我心灵的思想已经暗淡和冷却,或者我的心灵已毫无知觉,或者……我不敢讲下去了。如果过去的一切只是一场美梦,美妙的空想,我说出来都感到可怕……
……我觉得,荣誉也能激发诗人的灵感。拜伦是利己主义者。他追求荣誉的思想是渺小的和徒劳无益的。但一种想法——某个时候一颗纯洁、高尚、美丽的灵魂会随着你体验过的激情之后在尘埃中升腾而起;一种想法——灵感像天上的秘密一样使一些篇章圣洁化,你曾为这些篇章哭泣,后人也将为它哭泣,我不认为这一思想在创作时不会侵入诗人的心灵。群众的叫嚷是毫无意义的。啊!我记起了普希金描写群众和诗人的两句诗:
让群众唾弃你那香火缭绕的神坛,
并像顽皮的孩子一样摇撼你的香炉!
这不是很美吗!
……你把夏多布里昂的《基督教真谛》一书的主要思想告诉我,不久前我在《祖国之子》上读了评论家尼扎尔论雨果的文章。啊,他在法国人的眼里地位多么低下!尼扎尔把他的剧本和长篇小说说得一文不值。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崩盤 金融海嘯十年後從經濟危機到後真相政治的不穩定世界
下一篇:模型理论1股市获利阶梯 孙国生 山西人民出版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5-5 06: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