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佛经七讲 太虚 人生佛教倡导者解七部平易亲和的佛学原典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18
2020-4-15 03:44:06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名称】:佛经七讲    
【资料描述】:

041501527955.jpg

041501527955.jpg
佛经七讲 太虚 人生佛教倡导者解七部平易亲和的佛学原典

  编辑推荐
  太虚一生,开筵讲经无算,《佛经七讲》所选,只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部分。选录的原则,一是原典的价值,二是经义的浅近,三是篇幅的精要。这几部经典,或阐明佛教的基本要义,或具有劝恶扬善的教化功能,本身不乏文采优美的段落,再加上太虚大师生动详明的讲说,不仅可为有志涉猎佛学者指引门径,即便对一般读者,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内容简介
  《佛经七讲》是近代佛学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太虚和尚解说七部佛经原典的讲稿,选录的原则,一是原典的价值,二是经义的浅近,三是篇幅的精要。
  《四十二章经》:第一部译入中国的佛典
  《佛说八大人觉经》:佛陀的八大自我觉悟
  《佛遗教经》:佛陀留给世人的最后遗言
  《佛说大乘稻秆经》:佛陀说十二因缘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未来世弥勒下生成佛的预言
  《佛说十善业道经》:化苦恼为快乐的十大善行
  《佛说善生经》:敦守人伦,珍惜生命的劝导书
  作者简介
  太虚法师(1989-1947),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字太虚。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近代高僧,毕生倡导人间佛教,20世纪20年代主持创办《海潮音》杂志,创设中国佛学会、闽南佛学院,为民国著名佛教领袖。
  目录
  出版说明
  四十二章经讲录——1926年6月在北平社稷坛讲
  悬论
  释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1934年6月在镇海永宁寺讲
  悬论
  释经
  佛遗教经讲要——1935年11月在丹阳海会寺讲
  悬论
  释经
  佛说大乘稻秆经讲记——1936年8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
  经题
  释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要——1936年1月在广州居士林讲
  悬论
  释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要——1932年7月在汉口佛教正信会讲
  悬论
  释经
  佛说善生经讲录——1934年8月在汉口佛教正信会讲
  悬论
  释经
  前言
  出版说明
  本书辑录的,是近代佛学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太虚和尚解说佛经原典的几篇讲稿,发表时间集中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太虚(1889-1947),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字太虚。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16岁出家为僧,旋依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从此接受严格的佛教传统教育训练,先后从永丰寺歧昌和尚受学《法华》《楞严》等经,从谛闲法师等研习天台教观,并与圆瑛、会泉等在天童寺同参法理,互研经教。宣统元年(1909),随寄禅和尚参加江苏省僧教育会。两年后赴广州,被推举为白云山双溪会住持。
  民国元年(1912),太虚在南京创立中国佛教会。第二年并入以寄禅和尚为会长的中国佛教总会,被选任《佛教月刊》总编辑。1918年自日本讲学归来,在上海与章太炎等人发起成立觉社,主编《觉社丛书》及《海潮音》月刊。《海潮音》坚持出刊30多年,成为民国时期持办时间最长、普及影响最大的佛学刊物。
  1922年,太虚创立武昌佛学院。两年后,在江西庐山筹办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被推举为首任会长。1927年后,太虚长期担任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和闽南佛学院院长,在大力推动僧教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约到各地讲学讲经,弘扬佛法。卢沟桥事变爆发,太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僧侣救护队,随军服务。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授予胜利勋章。1947年3月17日在上海去世。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他首倡“三大革命”(即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主张,进而提出“人生佛教”的口号,主张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舍己利人”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都在近代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他也是佛理贯通、思想深邃的佛学理论家,在法相唯识、法性空慧、法界圆觉等方面,都有很多精深的见解。太虚学养深厚、见识渊博,不仅所学内学教义、世谛文字,悉能随心活用,甚至对当时国人所知尚浅的西方哲学宗教渊流、思潮,也能信手拈来,挥洒成譬。他讲说佛经原典,条理明晰,深入浅出,深得信众的欢迎。这些演讲经他的弟子记录整理后,发表在《海潮音》等刊物上,又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太虚一生,开筵讲经无算,本书所选,只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部分。选录的原则,一是原典的价值,二是经义的浅近,三是篇幅的精要。比如《四十二章经》,通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名字已为大众耳熟能详,但一般人很少知道,它是第一部传入中国的汉译佛典,是汉明帝“白马取经”,派秦愔、王景等人到西域抄录回来的佛经片段,在印度其实没有这样一部叫《四十二章经》的书!但它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八大人觉经》,是释迦牟尼讲述自己对佛法的八件亲证觉悟;《佛遗教经》,是释迦牟尼在世上的“最后一次讲演”。这三部经统称《遗教三经》,是中国佛教各宗各门必修共学的经典。其他几部经典也各有特色。如《大乘稻秆经》以田中稻梗为譬,阐述十二因缘生理;《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述未来世弥勒下生成佛,广度众生登彼极乐的美好;《十善业道经》教人奉行十善,摒弃十恶,修行正果;《善生经》劝人敦守人伦道德,珍惜生命,不空度人生。这几部经典,或阐明佛教的基本要义,或具有劝恶扬善的教化功能,本身不乏文采优美的段落,再加上太虚大师生动详明的讲说,不仅可为有志涉猎佛学者指引门径,即便对一般读者,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书所选文字,悉从印顺法师所编《太虚大师全书》中辑出,重新标点分段,个别文字依照通行惯例有所订正。太虚其他解经著述,如机缘适合,也将陆续整理出版。
  整理者
  2013年6月
  精彩书摘
  《四十二章经》者,是中土翻译佛典之笫一部。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
  甲、辞最简驯 此经于诸经中文辞最为约易。以佛教初入中土,译者希以简括之文字摄多量之义蕴,故每章字句力求简寡,拟于儒家之《论语》,道家之《老子》。文章气息因之雅驯,异于后世直译诸经。
  乙、义最精富 此复分二:一者事,二者理。事者,此经首章即记世尊成道说法前后事迹,故可作释迦本行记读。理者,四十二章包括大小乘一切教义无所不摄,即此可知法要,无待外求。恐复无征,试寻章旨。四十二章中,前三章为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脱生死为本。所谓三乘者:一、声闻乘,二、缘觉乘,三、菩萨乘。此三乘中有共通者,皆以出家为因,了脱生死为果,是三乘共教行果义。第四章至第八章明世出世间善恶因果义,是五乘善恶通义。依上二义,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已摄入无遗。第九章起至三十八章明大乘不共胜行,六度万行咸所包括。以是义故,此经虽略间小乘教义,仍以明大乘义者为多,而为一切佛法之总持也。次三章总明教、理、行,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末一章总结,明以佛智慧遍观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依上所说,凡三藏十二部义及后世古德方便宣说诸义,皆不离此经,义之精富可知。
  丙、胪者古真 最古者,此经是佛教东来第一法宝,后世经论译名多自此出,如四谛法轮、无为法等,其名词义蕴之精,后世译家不能逾越。
  最真者,复分二科说之:一、明由来,二、辨疑惑。
  明由来者,此经署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后汉者,对西汉之为前汉而言,即东汉也。迦叶是姓,摩腾是名;竺是姓,法兰是名;是天竺之二法师。汉明帝永平三年,帝梦金人长丈六尺飞来殿庭。咨于傅毅,始遣蔡愔等至印度访求佛典;遇迦叶及竺法兰,用白马驮经,以永平十年至洛阳,建白马寺,翻译经典;当时所译第一部经,即此《四十二章经》也。中印交通虽已久,而佛教入于中国,以帝王躬亲倡率,则自此经始,渊源甚明。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佛经精华録笺注 佛經精華録箋註 (普陀山佛學叢書)
下一篇:教導孩子正確理財觀念 唐潔如 (著)投資理財 繁體中文PDF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9-19 02: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