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鉴古晓今更渊博 干春松 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百科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0891
楼主
2020-4-15 03:01:42
【资料名称】:鉴古晓今更渊博(套装共4册)    
【资料描述】:

  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文化常识(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百科)
  序言
  一、中国 世界
  “中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的别称
  张骞出使西域到过哪些国家
  最早的遣唐使
  马可·波罗和“中国趣味”
  郑和下西洋到过哪些地方
  开封城里的犹太人
  圣方济各·沙勿略——最早来中国
  传教的基督徒
  利玛窦
  清代宫中的外国人:汤若望和郎肚宁
  二、人物 掌故
  姜太公钓鱼
  骊山烽火换美人一笑
  卧薪尝胆的勾践
  成语概括人生——蔺相如
  中国最著名的说客——苏秦
  纸上谈兵的赵括
  最著名的刺客——荆轲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
  竹林七贤
  历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古代的华丽家族
  三、思想 智慧
  诸子百家
  三教九流
  老子
  老子的“正言若反”
  《周易》
  孔子的“无所苟而已”
  “历物十意“与“辩者二十一事”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庄子的“辩无胜”
  《墨经》中的“逻辑学”
  荀子和稷下学宫
  荀子的“三惑“说
  法家
  韩非的“矛盾”
  寓言说理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自虎观会议
  魏晋人物品评和玄谈:贵族们的思想游戏
  魏晋风度:名士和药、酒
  玄学到底玄不玄
  “月印万川”和“理一分殊”
  鹅湖之会
  王阳明格竹与龙场顿悟
  章太炎为什么跟康有为过不去
  近代儒学的困境
  王国维谈哲学的“可爱”、“可信”
  四、典章 制度
  礼法合治与中国古代的秩序观念
  中国古代官吏品阶的演变
  战国时期的官制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宋代的二府制
  明代的内阁制
  中国古代的爵位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
  中国古代的异地任职制度
  丧服的等级:五服
  五、文学 音乐
  《诗经》
  屈原和宋玉:楚辞
  楚辞和音乐
  建安七子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诗仙
  诗圣
  诗佛
  边塞诗报
  唐宋八大家
  唐传奇
  苏轼与豪放词派
  柳永和婉约派
  宋词和音乐
  南戏
  元曲四大家
  汤显祖的“四梦”
  明代文学的前七子和后七子
  戏剧活化石:昆曲
  中国的国剧:京剧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明代艳情小说
  清末谴责小说
  新文化运动和鲁迅的小说
  六、书法 绘画
  文房四宝
  书圣王羲之
  敦煌壁画和飞天图
  “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王维
  “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的草书
  “颜筋柳骨”颜真卿和柳公权
  书法的“宋四家”
  董其昌和绘画“南北宗”论
  谢赫和绘画“六法”
  明代的吴门四家
  扬州八怪
  吴昌硕和西冷印社
  工笔画
  七、图书 博物
  简牍:书的原型
  汗青与杀青
  马王堆帛书
  郭店楚简
  中国历史书籍的体例
  刻在石头上的佛经
  十三经
  《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
  《大藏经》
  二十四史
  经·史·子·集
  乾嘉汉学
  八、宗教 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
  后羿射日
  月亮上的神话
  龙、麒麟、凤凰
  西王母(王母娘娘)
  玉皇大帝
  六道轮回
  大乘和小乘
  藏传佛教中的活佛
  达赖和班禅
  玄奘西天取经
  禅宗谱系源流
  四大菩萨
  四大金刚
  九、文物 考古
  二里头与“夏”
  三星堆之谜
  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
  金石学
  周口店和“北京人”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
  越王剑之谜
  兵马俑的发现
  十、建筑 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园林与借景
  阿房宫
  瘦西湖
  消失的世界宫殿:圆明园
  颐和国
  中国爱情名园——沈国
  苏州园林
  北京四合院
  上海的弄堂
  安徽民居
  宗教建筑
  十一、天文 历法
  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观象台
  北宋历法改革
  僧一行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
  郭守敬的《授时历》
  我国最早对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中国历史上的历书
  二十四节气
  十二、法律 刑罚
  古人对“法律”一词的理解
  礼法互补
  《春秋》决狱
  诛心
  十恶不赦
  三堂会审
  株连九族
  古代的监狱
  古代的判案方式
  文字狱和思想犯
  我国最早的刑法
  无讼
  刀笔吏
  绍兴师爷
  十三、教育 学校
  夏、商、周时期的学校
  国子监
  贡生和监生
  宋代著名的书院
  私塾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明代书院的讲会制度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建立
  十四、美容 服饰
  中国古代使用的植物香料
  中国古代使用的动物香料
  中国古代的主要美容方法
  柳叶眉
  首饰的佩戴
  “冠冕堂皇”和古代人的帽子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
  十五、工艺 物产
  工艺世家
  东阳木雕
  扬州漆器
  山西剪纸
  宜兴紫砂壶
  苏绣和湘绣
  壮锦
  扎染工艺
  明代家具
  官窑和私窑
  钧瓷的特别之处
  闻名世界的唐三彩
  漆器
  十六、工商 赋税
  商人名称的由来
  士农工商
  古代法律对商业的限制
  行商和坐贩
  初税亩
  唐代的租庸调制
  一条鞭法
  古代的货币
  北京的老字号
  广东十三行
  山西的票号
  洋行
  买办
  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
  十七、语言 文字
  语言与历史
  汉字是怎样形成的
  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字形
  《说文解字》与许慎
  简化字和繁体字
  近代中国的白话文运动
  汉字在日本的改造
  楹联和对联
  十八、中医 中药
  巫医同源
  医道之宗《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中药麻醉
  人痘接种术——世界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经络学说
  望闻问切
  针灸和推拿
  十九、帝王 将相
  三皇五帝
  皇帝名称的由来
  将相和
  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
  汉代的女人政治——吕后、窦太后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世民和魏徵
  一代女皇武则天
  成功的诗人、失败的皇帝:李煜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二十、饮食 男女
  古代食具的分类
  中国古代的酒器
  筷子的历史
  八大菜系
  满汉全席
  茶
  陆羽和《茶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仪礼》中的“六礼”
  中国古代的离婚:七出
  秦淮烟雨
  八大胡同和近代名人
  传习录(全译全注版)
  传习录 上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传习录 中
  第一卷 答顾东桥书
  第二卷 答周道通书
  第三卷 答陆原静书
  第四卷 答欧阳崇一
  第五卷 答罗整庵少宰书
  第六卷 答聂文蔚
  第七卷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第八卷 教约
  传习录 下
  第一卷 以下门人陈九川录
  第二卷 以下门人黄直录
  第三卷 以下门人黄勉叔录
  第四卷 以下门人黄省曾录
  第五卷 此后黄以方录
  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中国通史
  出版前言
  绪论
  上编 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 婚姻
  家庭的起源
  我国古代婚姻制度
  婚姻之外的现象
  近代女权的兴起
  第二章 族制
  亲族关系的起源
  族制的变迁
  继承之法
  姓氏与世系
  第三章 政体
  部族时代
  封建时代
  民主的讨论
  第四章 阶级
  古代的阶级
  资本时代的阶级
  第五章 财产
  所有制与经济的变革
  社会改革
  财产分配政策
  第六章 官制
  历代官职的变迁
  官吏待遇
  第七章 选举
  古代的世袭与选举制度
  科举制
  官员的防弊之法
  第八章 赋税
  上古的赋税制度
  秦汉后的赋税制度
  近世赋税制度
  第九章 兵制
  历代兵制大略
  历代兵制的变迁
  第十章 刑法
  古代法律的演变
  法律的审定
  刑法内容的变化
  我国刑法的缺陷与改良
  第十一章 实业
  农业为文明之源
  我国农业的演进
  广义农业发展
  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第十一章 实业
  古代货币的演变
  货币形态的转变
  第十三章 衣食
  食物的进化
  衣服的进化
  第十四章 住行
  居所的演变
  房屋样式的演变
  交通的进步
  第十五章 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的起源
  帝制时代的教育
  第十六章 语文
  语文的作用和原理
  中国的文字
  我国语文的发展
  第十七章 学术
  上古至汉魏的学术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
  宋学的发展
  清代学术
  近代西学的输入
  文学的演变
  史学的演变
  第十八章 宗教
  宗教的原理和基础
  古代信仰的演变
  宗教在我国的地位与影响
  下编 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曾国藩家书(李鸿章校勘,随文夹注版)
  卷一 (1840—1852)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禀祖父母·请给族人以资助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七日 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致诸弟·读书宜立志有恒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 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禀祖父母·报告考差信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禀父母·寄银还债济人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 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诸弟·述接济亲戚族人之故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致诸弟·劝弟谨记进德修业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致诸弟·教弟婚姻大事须谨慎
  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初十日 致诸弟·家中务请略有积蓄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 致诸弟·取款及托带银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致诸弟·必须亲近良友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禀父母·万望匆入署说公事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 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的丧事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禀叔父母·报告升翰林院侍读学士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禀父母·敬请祖父换蓝顶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 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初一日 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 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
  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十五日 禀父母·贺六弟成就功名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 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禀父母·不敢求非分之荣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日 禀父母·请四弟送归诰轴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 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 致诸弟·述升内阁学士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
  道光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一日 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道光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 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四日 致诸弟·述奉旨为较射大臣
  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 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
  咸丰元年三月十二日 致诸弟·具奏言兵饷事
  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 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
  咸丰元年八月十九日 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及公议粮饷事
  咸丰元年九月初五日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咸丰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
  咸丰二年八月初八日 谕纪泽·携眷赶紧出京
  咸丰二年九月十八日 谕纪泽·家眷在京须一切谨慎
  卷二 (1853—1866)
  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 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 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佚
  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致诸弟·读书宜选一明师
  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七日 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
  咸丰五年四月二十日 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
  咸丰五年七月初八日 致诸弟·调彭雪琴来江
  咸丰五年九月三十日 致诸弟·喜闻九弟得优贡
  咸丰六年九月初十日 致四弟·不宜露头角于外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 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
  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
  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
  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
  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
  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
  咸丰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九弟·愧对江西绅士
  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 致九弟·为政切不可疏懒
  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 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
  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 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
  咸丰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 致九弟·宜以求才为大事
  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 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
  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日 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咸丰八年五月初六日 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
  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 致九弟·归家料理祠堂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致四弟、季弟·在家里注重种蔬等事
  咸丰八年八月初四日 致九弟·拟保举李次青
  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
  咸丰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致诸弟·述家庭不可说利害话
  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慧而命最苦
  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 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
  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 致四弟·读书不可太疏忽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一日 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
  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 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
  咸丰十年六月初十日 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八日 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
  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 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出色的人
  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日 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季弟·须戒傲惰二字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四日 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述告办事好手不多
  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 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 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致九弟、季弟·服药不可大多
  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日 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 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
  同治二年正月初三日 致九弟·述兄弟同获圣恩
  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同治二年正月十七日 致九弟·申请辞退一席
  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 致九弟·述让纪瑞承荫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致九弟·述纪梁宜承荫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
  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 致九弟·述奏议乃为臣之事
  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 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
  同治二年六月初一日 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同治三年三月初四日 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书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 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
  同治三年五月初十日 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
  同治四年正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讲求奏议不迟
  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
  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 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 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卷三 (1867—1872)
  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 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
  同治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致四弟、九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
  附1:曾国藩家族成员表
  附2:家书中提到的主要人物与湘军主要将领
  附3:纪年对照表
  精彩书摘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华夏族人居于黄河流域,称其四境各民族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黄河流域居中,故自称“中国”,此名所指的是地域。
  中国台湾学者王尔敏在《“中国”名称及其近代溯源》中,对于秦汉统一之前的文献中关于“中国”的记载进行了考察,书中提到中国的地方有178处,意思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龙形玉佩
  其一,表示京师的意思有9处。
  其二,表示国境之内的意思有17处。
  其三,表示领土概念的意思有145处。
  其四,表示中等国家的意思有6处。
  其五,表示中央之国的意思有1处。
  王尔敏认为,鉴于先秦并无政治统一的事实,所以最早的“中国”一词实际显示了当时中华族类全体的民族与文化统一的观念。
  “中国”名称的由来,与这“中”字有很大关系。近代学者柳诒徵认为:“吾国之名为中国,始见于《禹贡》,后世遂沿用之。虽亦有专指京师,或专指畿甸者,要以全国之名为正义。且其以中为名,仅以地处中央,别于四裔也。文明之域,与无教化者殊风,此吾国国民所共含之观念也。唐虞之时,所以定国名为中者,盖其时哲王深察人类偏激之失,务以中道诏人御物。”(《中国文化史》)这种解释虽有很多比附的地方,但从文化观念上看,也很有启发。《周易》里有29处谈到“中”:“正中”、“中正”、“中道”、“中不自乱”等。可见执“中”、“中”和、“中”正(不“中”则不“正”)等观念,素为中国古代圣人所推崇。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开宗明义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宋理学家二程也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总之,不偏不倚叫作“中”,不改变常规叫作“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要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中国这个“中”字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5种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作“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作“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其实,这体现了古代汉民族对自己文化优越的感受,认为自己是“中央之国”,故有“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石介《中国论》,《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又由于“中”者正也,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只有“允执阙中”(《尚书·大禹谟》),才可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也”(《荀子·大略》),才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礼记·中庸》)。
  但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分别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朝的正式国名为“大清国”。不过清初时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已开始称我国为“中国”或“中华帝国”,而我国的一些与之交往的士大夫也以“中国”来自称。“中国”之名最先出现在外交文献上,是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当时我国以战败国的身份签约,怀着一种传统心态,以“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国家”的字面含义着眼。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of China”,简称“中国”,英文为“China”。从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六版)美 罗伯特·D.爱德华 东方出版
下一篇:成功,动机与目标[美]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著,汤珑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4-29 11: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